发布时间:2024-06-09 11:20:34
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做亚马逊的真相,觉得说的对的,可以文末点个赞,觉得说的不对的,直接出门右转即可。
1、二八原则,在亚马逊上体现得淋漓尽致
之前有一个数据,说国内可以盈利的亚马逊卖家不足20%,但那张表我找不到了。不过通过这几年接触到的几千名新入场的卖家来看,基本上也就是这个状态。很多人一开始是什么都不懂,然后就开始仓促地选品、仓促地上架、仓促地运营,最后,仓促地离场。
亚马逊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“速成”的行业,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N次了。你不要去看什么抖音和头条上面如何去宣传跨境电商,那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做法。那些广告只告诉你做FBM无需囤货、不占用资金,却不告诉你买他们的高价软件也是需要投入资金的,也不会告诉你这样无脑选品选出来的FBM产品上架之后大概率是卖不出去的。
那些广告只告诉你无需技术、不懂英语也可以来做亚马逊,却不告诉你目前在不懂英语也不懂运营的前提下,是不太可能在这么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。前几年可能有这样的先例,但是在当前的这种状况之下,很难再有。之前有一个宝妈,说自己和老公是做传统生意的,因为生意失败已经是负债80多万,现在想试一下亚马逊,想通过亚马逊把债务还清。我直接告诉她,这不可能,劝她赶紧去想想别的办法。没有任何资金和运营经验,现在想在亚马逊上赚一波快钱,想都不要想。
2、做亚马逊久了,会经常发现自己没钱
当你是小菜鸟时,最头痛的是如何把产品推起来。当你成了有一定经验的单干型老板时,最头痛的是如何把销量还可以的产品给稳住。当你的店铺有了一定的规模时,你最想干的事情是如何开发出更多的畅销产品,来扩大店铺的规模和总销量。就这样,你的钱在供应商、服务商、FBA库存、在途库存之间来回倒腾,你的钱包却没有任何扩张的迹象。眼看着产品数量在增加、销售额在增加,却感觉手头越来越紧。所以对于已经成功生存下来的买家来讲,如何做到一定程度上的“落袋为安”,也应该是你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。规模的扩大是永无止境的,风险的到来有时候也是悄无声息的,不要一味去想着扩大,有时候也要停下来看看脚下的路。
3、有些跨境公司的老板,其实不怎么懂运营
当你去一个公司面试时,当面试到最后一关的时候,一般是老板本人面试。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发现,老板谈的不再是一些运营问题,更多的是对你性格、习惯、过往经历的考察。当然,那些问题可能前面的面试官已经考察过了,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老板不怎么懂运营,他只能跟你谈论这些与运营无关的问题。我也有几个朋友,也是跨境公司的老板,之前他们都不是做亚马逊的,后来也把自己的公司做的风生水起。但是他自己不懂,他有资本去雇佣懂的人来进行管理,他只要把他雇来的管理者给管好就可以了。所以这个不适用于没有庞大资金的亚马逊初始创业者。
4、有时候亚马逊卖家不如亚马逊服务商赚钱
这个相信很多卖家都会举双手赞同。做amazon卖家有很多风险,刷单可能被查,邀评可能被封,但是给你上评的服务商却可以换个马甲再次上场,没什么风险。现在做什么都可以找服务商,上review、上QA、上视频、上A+、UPC豁免、红人推广、品牌白名单。甚至前段时间亚马逊在严查小卡片时,还有嗅觉灵敏的服务商推出了“移除产品包装内的小卡片”的服务。服务种类在增加,运营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。很多的服务商不但自己去做,还开发出来了很多二级代理、三级代理,很多你找的服务商,可能只是一些下下线而已。
5、你以为去做运营,其实你是去当机器的
很多亚马逊运营在进入一家新公司以后,发现自己每天都是在无脑地上传产品。自己明明面试的岗位是亚马逊运营,现在却被公司当成是铺货的工具。公司会给你指定具体的上传数量标准,每天低于这个listing上传数量,就会被扣工资。如果你是在这样的公司做运营,趁早出来换个公司。否则当你适应了这样的工作,当你去其他跨境公司再找工作时,你会发现自己除了上传listing,其他什么都不会。无脑铺货的过往工作经验,对你以后的求职起不到半点作用,反而可能成为你求职路上的绊脚石。
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你。
来源:助卖网
客服电话:13316460539(李小姐)
大陆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银田创意园B8-6F
香港地址:香港旺角花園街 2-16 號好景商業中心1605室
微信公众号